导论之三:子部
诸子的地位,古代一路看跌,到了今天则大逆转,实际影响超过了经部。
庞杂的子部
“子”原来是指边缘地区的国君,如楚国的国君就叫楚子。后来大贵族、贵族、有点身份的男性,都被称为子了,如孔子、孟子、墨子、韩非子等等。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写过一篇《论六家要旨》,把诸子流派,分成阴阳、儒、墨、名、法和道德六家。
西汉末年,分书为六类:1、六艺,儒家经典;2、诸子,分成十大门派;3、诗赋,即文学作品;4、兵书,讲如何打仗;5、数术;6、方技;都是讲算命的。
子部是特别庞杂的,各种专业著作,都可以归到子部。
汉朝人开始认识到一个事实,儒家经典,是秦始皇焚书后剩下的,残缺不全;诸子思想虽有缺陷,但是对儒家思想是不可或缺的补充。后来,特别是到了宋朝,“尊经贬子”,代替了汉代的“以子补经”。到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到子部的著作,认定诸子只是杂学。
但到了近代,又发生了反转。诸子的地位特别是先秦诸子被特别重视。
近代中国全方位落后于西方,当时的中国人,学习西方的时候,承认其完全是外来的知识和技能,心理障碍比较大。相信它本来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只是自己不珍惜丢掉了,被洋人拿去发扬光大,现在学习西方是把老祖宗的东西找回来,心理就舒坦多了。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当时朝野普遍的认识。在中学内部,经学为体,诸子为用,是很自然的。诸子成了西学和经学之间的桥梁。
孟子讲究性善论,讲民贵君轻,于是引出中国古代有没有民主思想合该话题来。老庄的道,确实与西方哲学有共同语言,“福兮祸兮”之类的论调,被解释为辩证法。
墨子更为神奇,原来只是杂学,现在被抬高到吓人的程度。据说墨子里面包罗万象。陈寅恪先生说,现代很多人讲墨子,就好像一个赌钱的高手,色子扔下去,要几点有几点,你想要什么思想,《墨子》书里就有什么思想。
总结:今天的中国人发现,诸子思想和强势的西方文化有很大的对话空间,而儒家经典却很难做到这一点。所以,人们对子部的重视和熟悉程度,超过了经部。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One reply on “导论之三:子部学习笔记”
资料留存,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