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冉云飞赠我一本书,《给你爱的人以自由》,其中谈到他以自由为理念教育自己女儿的事情,很有启发。
然而,感觉总有不尽人意的地方。
首先,自由是天赋人权。虽然我理解冉云飞的意思是中国父母在子女教育上有问题,不愿放手,控制欲强,爱子心切,凡事都要管束,所以需要给深爱的孩子以自由,因为向往自由是孩子的天性,抹杀这种天性等于摧残。
但是,自由不是赐予的。所以,也许说“让你爱的人自由”更为贴切。
最近又看了一部电影,靠《教父三部曲》一举成名的巨星,阿尔.帕契诺领衔的《闻香识女人》(Scent of a woman)。(以下绝无剧透。)
电影说的是一个把自由和尊严看的高过一切的老退伍军人和一个美国著名私校奖学金学生的感人故事。
两个极为优秀的男人。
斯莱克中校才华横溢,自然愤世嫉俗、目空一切。领导、家庭、工作、孩子,统统鄙视,甚至视人生为虚空,而女人和美酒则是他唯一的慰藉。因为太狂,所以上帝让他瞎了眼睛,从此身陷黑暗之中。但他还是有一个超凡的能力:“闻香识女人” -- 一闻女人的香水,就能判断她漂亮不漂亮,性格、身高、发型,有时甚至还能猜出她的名字。
而17岁的查理,则是美国青年成就奖获得者,哈佛”预科班“美国名校Baird私校的奖学金学生,相貌堂堂,前途无可限量。可他家境贫寒,需要靠假期打工才能应付学杂费用。
所以,他成了斯莱克中校租来的眼睛。
有钱、风度翩翩、浪漫潇洒、时尚、懂女人、又是二战英雄的瞎子,有了一双如此俊美的眼睛,这个世界还缺什么?
缺女人爱。
当斯莱克下榻纽约最高级的宾馆、租辆加长豪车到处晃悠、尝尽高档酒水、与最昂贵的美女共度良宵后,他觉得可以死了。
他说,这个世界他唯一在乎的就是女人,唯一的梦想就是有一天,那个胳膊和大腿都缠绕着他的女人,白天还在他身边。可因为眼瞎,此梦难全。
视自由为生命的人,黑暗就是他的地狱。因为租来的眼睛,无法带给你真正的光明;买来的女人,无法带给你真正的爱。与其活在暗无天日的地狱中,不如像个英雄那样死去。
纯真无邪,心地无比善良的查理瞪着眼,看着这颗极度悲惨昏暗的灵魂。他看到那双瞎眼,也折射着世界的美丽光芒。
他说,你的探戈跳得这么好,又风趣浪漫,开法拉利车技也是一流,没有道理找不到爱你的女人。
唯有最纯粹的东西,才能挽救最可怜的人。什么东西能驱逐黑暗,什么的东西才能制服一颗必死之心。
作为基督徒,我一直认为耶稣是最纯粹的人,所以,只有他才能救赎,所谓拯救和赎回,需要能力和代价。
作为凡夫俗子,我没有耶稣的能力,也无法付出他的代价,所以我很少“传”福音。没病的人不需要救,光明中的人不需要赎回。臧天朔有一首歌《朋友》唱得好:
朋友啊朋友
你可曾想起了我
如果你正享受幸福
请你忘记我
朋友啊朋友
你可曾记起了我
如果你正承受不幸
请你告诉我
基督信仰的精髓,就是让人享受生命的美好,高级宾馆、加长豪车、美酒佳肴、美丽女性,都是美好世界的一部分,如果你沐浴在幸福之中,请你忘记耶稣。信仰是为那些不幸的人准备的,如果你像斯莱克中校那样,“眼瞎”、虚空、痛苦、找不到人生的意义、活在没有爱的世界里却无人可倾诉,那么,“请你想起我”。
“我”就是查理。
尽管整个世界都在设计一个阴谋构陷他,他依然像耶稣一样,甘愿受审,宁可被一切人定罪,也要坚持自己心中的真理,这真理就是爱。爱让瞎子得光明,让死人从自由坠落的边缘如噩梦般苏醒过来,让那些自以为最自由实际上却最悲惨的灵魂重生。
更重要的是,正如莎士比亚的名剧《罗密欧和朱丽叶》的台词:给你越多,我心中的爱越多。所以电影结尾斯莱克中校对待孩子的无穷爱心,简直变了一个人一样。
心中有爱的人,才是真正自由的人,因为“爱里没有惧怕”。信无所惧的意思就是有了免于恐惧的自由。
胡适有句名言,叫“宽容比自由更重要”,而我想说的是“爱比自由更重要”,因为宽容是爱的初级阶段。当然,这里说“爱人如己”,并不意味着你要像爱你妻子一样爱一切人,这是不可能的,伦理有亲疏,中国男人与女人握手都瓜田李下,像西人那样拥抱别人的妻子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对陌生人、邻人、同学、同事的爱,当然指的是理解、尊重、关心、乐意帮助。而相忘于江湖,又当然是爱的最高境界,因为大家都过着自己幸福美满的生活,分享快乐,就不必操心别人的烦恼。如果中国没有苦难,我们也不会成天惦记着骂共产党的腐朽专制。而共产党专制的基础是各级大大小小的暴君:当权者如警察、家长、上级、老师专横无礼,丈夫野蛮霸道,妻子控制欲强,同事同学好搞斗争阴谋,等等,只有欲望没有爱心。正如伏尔泰所说,如果人民有教养,专制就不会发生。
培养人的爱心比自由更重要。
所以,最后,我觉得冉云飞兄的书名不如叫做《给自由的人以爱》。因为人生而自由,却无往而不在欲望的枷锁之中。
发表回复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