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国也是春秋时期重要的国家,但《诗经》里为什么没有《鲁风》?
首先,鲁国的文化空气,大概不适合诗歌传播。
作为周公之后,鲁国可以使用天子的礼乐,保存着全套周乐,外国的贵族到鲁国来,也会请求观摩。但正因为重视礼乐,鲁国的规矩多,社会空气,恐怕未见得是很自由的。
《左传》在开始阶段,就能读到这样一个故事:鲁隐公五年,鲁隐公想到鲁国边境棠这个地方去观鱼,字面意思就是去看捕鱼,于是就有一个贤明的大夫出来劝阻,说了一通大道理,认为国君是不可以去观鱼的。
国君为何不能去看打鱼呢?研究者根据《诗经》里的诗,和其他材料,认为观鱼就是参加某种男女狂欢的隐晦说法。因为《诗经》里往往用“鸟”表示阳,用“鱼”表示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雎鸟就是鱼鹰。也有人解释这句是说鸟在找鱼,但寓意并没有变化,食色皆性也,觅食就是求偶。还有,古代器物上大量出现双鱼图案,被认为是女阴的象形。
就算不存在这层隐喻,这位大夫觉得国君不能出去浪,是很明显的。而鲁隐公要跑到新征服的边境地区浪,大概说明被鲁文化充分覆盖的地区,想浪也没处浪。
到了鲁庄公二十三年,又发生了一件类似的事:上面那个鲁隐公的侄子鲁庄公,想到齐国去 “观社”,也有一位贤德的大夫出来劝,这位就是《曹刿论战》的那位曹刿。
所谓观社,含义比观鱼确定:社是土地神,鲁庄公想去齐国观看祭祀土地神的集会。齐国的这种集会,基本活动是青年男女的疯狂派对。有一种解读是,集会上有一个女巫,会假扮成类似大地女神一类的角色,接受大家的祭祀,特别迷人,鲁庄公就是冲着这位女巫去的。
曹刿论战的时候,把鲁庄公说得心服口服,但这一次,曹刿说了半天也没有拦住鲁庄公。鲁国的社会风气太闷了,鲁庄公虽然政治上与齐国对立,但文化上还是要去齐国享受一下放纵的快乐。
结合前面讲的《郑风》、《齐风》和《陈风》,这些狂欢活动,都可以说是孕育诗歌的土壤,这些活动不存在或者不发达,那就说明这片土壤比较贫瘠。
还有一些小故事,鲁宣公的女儿嫁给宋共公,因此被称为宋共姬。一次宋共姬住的地方失火了,人家招呼她赶紧逃走。她说:“妇人夜出,不见傅母下堂。”我是女生啊,保傅和保母两个监护人不在场,是不能出大厅的。于是坚决不走,被活活烧死。
宋共姬比较认死理,鲁国的聪明女人则是另一种做派:有个叫公父文伯的人死了,他的母亲叮嘱儿子的小老婆说:你们几个在丧礼上要如何表现,要注意一下,不要悲伤得消瘦下来,不要不出声地流泪,哭两声意思一下就可以了。不要捶胸,不要容色忧愁,丧服也可以穿得马虎一点。遵守礼节静静地完成祭祀,就可以了。
这是什么道理呢?老太太心里有账,因为“好内,女死之;好外,士死之。”一个男人如果心疼女人,小妾就会跟着他死;如果关心事业,士人就会想为他而死。心疼女人的男人没出息。我不想你们太伤心,连累得我儿子没出息。你们安静地走完流程,才显示出我儿子是个有远大追求的人啊。
听这些故事,难免会觉得鲁国人活得真累。再回顾《齐风》,隔壁齐国的那种热情奔放,和鲁国真是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要不然怎么说,鲁国的风气不适合诗歌传播呢。
《鲁颂》讲了什么
总之,《诗经》没有《鲁风》,但有《鲁颂》。民间诗歌不发达,但是官方是有诗的。
《鲁颂》的风格,跟《周颂》完全不同。《周颂》风格比较古朴,也不分章,《鲁颂》的风格其实更像是雅,甚至风。《鲁颂》的创作时间也很明确,是鲁僖公时代的诗,就是歌颂鲁僖公的。
鲁僖公不是个多么有名的人物,但这个人其实也是很值得仔细观察一下的。在大国争霸的形势下,一个中等国家的国君,应该怎样保全甚至发展自己的国家。
鲁僖公是鲁庄公的儿子,在位33年,算是相当长的时间了。鲁僖公即位前,鲁国经历了严重的内乱,当时齐国国君就是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齐桓公帮助鲁国平定了内乱,鲁僖公也紧跟了齐桓公,鲁国政治重新回到了平稳运转的轨道。
齐桓公去世后,中原没有霸主,楚国的势力不断向北扩张。前面说了,楚国是中原各国瞧不起的蛮夷,鲁国以礼仪之邦,中原国家的代表,按说应该很瞧不起楚国,但是鲁僖公表现得心态非常开放,一点心理障碍没有就和楚国勾搭上了,他要利用楚国的力量去对付齐国。
这时候,春秋五霸的第二位霸主晋文公出场了。山西的晋国开始积极介入太行山以东的事务。晋楚两大国争霸,鹿死谁手,未可预料。
卫国离晋国比较近,当时卫国已经归附楚国了,晋文公就拿卫国开刀。态势很明显,收拾完卫国就该收拾鲁国了。你为什么和楚国那么近?何况鲁僖公还派了一个贵族帮助卫国守城。等于鲁国已经把自己放在晋国的对立面了。
鲁僖公怎么应对呢?他把自己派到卫国的那个贵族杀了。并对晋国说,这个人私自带兵帮助楚国。所以我把他杀了,表面鲁国对晋国没有敌意。但鲁僖公又派人对楚国说,这个人作战不力,没有好好帮楚国打仗,所以我处死了他。这样,鲁僖公及时抽身,谁也没得罪,你们两家赶紧打吧。
城濮之战,晋国击败楚国,鲁僖公也知道自己该站谁了,赶紧抱紧晋国的大腿。晋国看到他表现这么积极,给其他国家做出了示范,所以也给了鲁僖公很丰厚的回报。原来站错队的国家,要受到惩罚,要割让一部分土地。这些土地晋国不能全拿走,有一部分就分给了鲁国。
所以说,鲁僖公是一个没有雄才大略,但目光敏锐、身段柔软、老谋深算或者难听点说老奸巨猾,很善于从权力斗争的夹缝里赚取利益的国君。这是《左传》提供给我们的印象。
《左传》和《鲁颂》
有趣的是,《左传》里的鲁僖公形象和《诗经·鲁颂》里的鲁僖公形象,根本就不像是一个人。
《鲁颂》一共有四首诗,但其中《泮水》和《閟宫》两首都很长,尤其是《閟宫》,共九章,一百二十句,是整本诗经最长的一篇。两首诗都讲到一件事,就是鲁国对“淮夷”的胜利。
淮夷这个名字,字面意思是生活在淮河流域的华夏文明圈以外的人群。春秋时代,淮夷不算很强大的势力,但也不容小觑,对中原小国足以构成不小的威胁。齐桓公要当霸主,就有维护小国安全的义务,多次组织国际联军,讨伐淮夷。鲁国作为中等势力的国家,鲁僖公又是紧跟齐桓公的,所以齐国的每一次行动,鲁国都参加了。这是《左传》的记载,我们从《鲁颂》中看到了什么?
一方面,《鲁颂》是对《左传》的补充,我们知道了鲁国在这些行动中获益很大。获得了不少土地,这个鲁国占便宜的地方,他跟着齐国行动,但齐国在泰山东北,把淮夷打跑了,地方齐国也没法占领。但鲁国的疆域,跟淮夷本来就是连成一片的,那就老实不客气地收归己有了。鲁国还得着了很多财宝,所谓的“元龟象齿,大赂南金”。获得了巨大的龟壳,龟壳是占卜用的。龟壳越大,被认为占卜越灵验。鲁国的始祖周公,平定三监之乱的时候要论证自己决策很英明,就特别用了文王留给自己的“大宝龟”,占卜的结论是支持自己东征。“大宝龟”三个字是尚书的原文。象齿就是象牙。南金则是南方的青铜器。
另一方面,《鲁颂》也是对《左传》的歪曲。因为《鲁颂》里面,没有齐桓公的影子。所有这些胜利,都是在鲁僖公的英明领导下取得的。《泮水》歌颂鲁僖公,贡献了一个后世很常见的成语:允文允武。真是又能文又能武啊。《閟宫》更了不得,它不是诗经中最长的诗吗?它用极其铺张扬厉的文字,描绘鲁僖公如何雄才大略,武功赫赫,把天下蛮夷都打服了。
《诗经》里的这个鲁僖公,跟《左传》里的这个鲁僖公比,根本就是两个人。我们今天的人很容易看出《鲁颂》里面水分太大,但当时的鲁国人,很可能信以为真。因为他们确实看到了,在鲁僖公时代,鲁国收益很高。
鲁僖公绝不是平庸的国君,只不过他的长项不是雄才大略而是老谋深算。但是雄才大略的形象有一种奇理斯玛型人格魅力,是国君的理想人设,老谋深算的形象更适合幕僚而不是君主。所以《鲁颂》里绝口不提他真正的长处而吹了一通他没有的本事。人类历史上,用假的优势掩盖自己真正的优势迷惑别人.,用小的污点吸引眼球让人忽视大的污点之类的情况,都非常常见,也特别值得关注。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One reply on “《诗经》学习笔记第二十一”
Pretty! This wass aan incredibly wonderful post.
Maany thanjks ffor supplyingg this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