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勃老师今天的课程跳过西周中期,直接讲西周末期的历史和生活中的诗。因为前面讲的西周建立和西周早期的诗,其实是西周中期的人整理的,但和西周中期历史有关的诗,本身很少,所以没有什么可讲的。但《诗经》里关于西周末期的很多诗,很多到真是西周末期的人的作品,属于第一手资料,史料价值高于《国语》和《史记》这些后人追溯的历史。
西周末期有三个君王,大家都知道周厉王和周幽王,对夹在中间的周宣王,很多人了解不多。其实周宣王在位46年,他统治期间,史称“宣王中兴”。
西周末期的三位君王,周厉王和周幽王,成了后世昏君、暴君和亡国之君的代名词,古代对皇帝开骂,最严重地就是比作桀纣,其次就是“幽厉之君”。
周厉王统治严厉,暴行很多,国人忍无可忍,国人大概就如同古希腊的公民,比贵族低一等,但也不是什么人都能算是国人的,估计应该是王都里的自由民吧。总之是国人奋起反抗,周厉王被从王都驱逐出去,后来死于流放之地,这就是所谓的“国人暴动”。
周厉王被放逐之后,去世之前,这段时间西周没有天子,是贵族联合执政的局面,史称“共和”。共和两个字历代有争议,大概意思是一个小集团联合执政,集体领导。共和元年是前841年,是中国历史有精确纪念的开始。以前什么事发生在哪一年,都是猜的,大家有争议。
共和十四年,周厉王去世,共和这种不正常的状态宣告结束,周厉王的儿子周宣王即位,开启所谓的宣王中兴,宣王死后,局面急转而下。
周宣王的儿子即位,就是周幽王。周幽王的最著名的劣迹,就是烽火戏诸侯,据说周幽王的宠妃褒姒是个冰美人,为博她一笑,周幽王几次三番地点燃烽火台,传递警讯,戏弄诸侯来回跑路。更糟糕的是,为了立褒姒的儿子做太子,周幽王还废掉了原来的王后,儿子宜臼跑到申国国君——舅舅那里去哭诉,申国国君为帮外孙夺回太子之位,勾结犬戎入侵,周幽王再次点燃烽火,但没有诸侯理会了。于是都城陷落,周幽王被杀死于骊山,褒姒被抓走,西周灭亡。
这段记述来自《史记》,影响很大,但问题也很多。
首先,犬戎是些什么人?犬戎应该叫做猃狁,应该是这个族群的自称,被加了反犬旁,是周人恶意污蔑还是他们本身就崇拜狗,说不清楚了。
周人觉得猃狁又像狗又好战,就叫人家犬戎,因为住在西边,又叫西戎。
周人如何同猃狁作战,《诗经》里有不少篇幅,先来看《小雅·六月》:
六月栖栖,戎车既饬。四牡骙骙,载是常服。玁狁(即猃狁)孔炽,我是用急。王于出征,以匡王国。
比物四骊,闲之维则。维此六月,既成我服。我服既成,于三十里。王于出征,以佐天子。
四牡修广,其大有颙。薄伐玁狁,以奏肤公。有严有翼,共武之服。共武之服,以定王国。
玁狁匪茹,整居焦获。侵镐及方,至于泾阳。织文鸟章,白旆央央。元戎十乘,以先启行。
戎车既安,如轾如轩。四牡既佶,既佶且闲。薄伐玁狁,至于大原。文武吉甫,万邦为宪。
吉甫燕喜,既多受祉。来归自镐,我行永久。饮御诸友,炰鳖脍鲤。侯谁在矣?张仲孝友。
这首诗很会写,一上来就写:“六月栖栖,戎车既饬。”六月份,农历六月,最热的时候,周人还很繁忙,战车都准备好了,要准备打仗了,大热的天,为何打仗?因为“玁狁孔炽,我是用急。” 玁狁的势力,仿佛野火一样烧过来了,我们不得不着急应对呀。王于出征,以匡王国。我们的天子,于是派出大军出征,保卫这个国家。
接下来的二、三、四、五章这四章,都是描写我军军容多么雄壮,行动多么有效,最后终于获得大胜,讨伐玁狁,一直打到太原,这里的太原是指一个大平原,具体是哪里还有很多争论。最后,推出这首诗要赞美的对象——这次讨伐玁狁的统帅尹吉甫,“文武吉甫,万邦为宪。”尹吉甫真是文武全才,天下万邦,都要以他为榜样。
战争讲完,这首诗最后还有一章,讲尹吉甫凯旋,接受赏赐,宴请宾客的场面。
光看这首诗,周朝对玁狁的战争是胜利了,这是宣王时代的诗,有这样辉煌的胜利,才配得上所谓的中兴。
但古代叙事有个坏毛病,好事往大了说,坏事能不说就不说,不光传世文献有这个问题,考古发现的西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有这个问题。所以现代学者认为,如果你光看这些铭文,根本无法理解西周为什么会灭亡,你甚至会疑惑,西周的情况不是越来越好吗?
这就看出《诗经》的优点了,《诗经》不仅有上面讲的那样周朝官方宣传的性质的诗,也有中下层人士的诗,写的就是自己的体验,这种体验不符合西周的政治需要的大局观,但是却能够帮助我们建立完整的历史大局观。
同样是写对玁狁的战争,《小雅·采薇》就让我们看到了跟上面那首《六月》不同的景象,或者说丰富得多的景象。《采薇》全诗六章,其中四、五两章也是正面宣传,和《六月》是很相似的,但一、二、三、六,这四章,是普通将士的体验,这都是《六月》里没有的东西。
小雅·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采薇》是千古名作,而且选入了中学语文教材,刘勃老师捋了几个点:
第一、诗人写到,这些将士们对猃狁作战,持续的时间很长。
薇亦作止,薇亦柔止,薇亦刚止……写野生的豌豆苗发芽,变得柔软,变得又硬又老,就通过写这种自然界的现象,写时间的流逝。还有,岁亦暮止,岁亦阳止,暮是年底,阳是十月,也就是战事从上一年的年底持续到下一年的十月,战事一年又一年的持续下去。春秋时代的战争,通常一天就结束了(讲《左传》时会讲到),西周在春秋之前,反而打这种长时间的消耗战争。所以当时的社会结构要支撑这种战争,一定是很难的。
第二、诗里反复强调,“不遑启居”,“不遑启处”,就是根本歇不下来。又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这支军队就没有一个稳定的驻防地点,诗人想找个人回家问候一下,都找不到人。这说明他的敌人神出鬼没,不知道会从什么地方发动攻击。西周的军队主力是车兵,对战场环境要求很高,很多地方是去不了的。而猃狁的军队主要是步兵,可以采取很灵活的山地作战模式,关中平原北面是山地,所以西周的部队才会陷入“不遑启居,我戎未定”的狼狈局面。
第三长期作战加被动作战,没有办法痛痛快快打一仗,西周军队遇到的最大麻烦是后勤问题。诗歌写到了军队的补给出了问题。采薇采薇,军人都在挖野豌豆苗吃,这东西没有多少营养价值,现在都当牧草用了,但是眼看着野豌豆苗也没得吃了,诗里还有一句:我行不来,我行就是我们这支部队,来,意思是慰问,我行不来,就是这支部队已经失去了补给了。
全诗的最后一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打了这么多年仗,好不容易回家了,为什么我心伤悲啊?诗人到底在悲哀什么?
还原到西周的历史情境,答案是简单的,因为诗人回家了,但不是凯旋,仗根本没打赢,是因为“我行不来”,后勤实在顶部上去了,所以取得了个形式上的胜利,让部队回家,可是不设防,敌人还是要来的呀,是不是“杨柳依依”的家园,早晚也要陷入战火之中?
《诗经》里这些小人物的诗,在给我们传递一个信息,“宣王中兴”只是个表象,下面潜伏着各种危机,随后西周的大崩溃是注定要来的,绝不仅仅是因为一个褒姒。
发表回复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