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之二:史部
经和史的关系。
魏晋时期,有了经史子集的说法,也就是古籍四分法。这个时候,史部才被正式提了出来。
西汉时期,历史书附在春秋类后面,春秋本来也是历史书,是史官的记录。因此可以说:经史关系密切,经是史的内涵,史是经的体现。
孔子说: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空发议论的话,不如根据具体的事例来讲,又深刻,又切实,又显著,又明白。
根据这个逻辑,读历史书才能深刻地理解经的内涵。反过来,一定要能深刻体现经的内涵,才是好的史书。孔子最看重的书是春秋,他说: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对孔子来说,春秋具有神圣的价值。
中国古代的史书,价值导向是第一位的,真实性只能排在稍后的位置。
史书的分类:纪传体和编年体。
最重要的史书,是所谓正史,即官方认证的纪传体史书。
1、纪传体,通过纪,把一位帝王在位期间发生的大事,按年份记录下来;再通过传,记录形形色色的人。有的还有书(志)、表、世家、载记……..等等。但纪和传是一定要有的,所以叫纪传体。
史记是司马迁的个人著作,但后来也得到了官方认证。后来的官修史书,有一个制度创新,史馆制度,作为国家级文化工程来做,唐代初年一口气修了八本史书。后来的史书也都是宰相级别的人来主持编修。到了清代,已经有24部官修史书,最后一部是明史。清朝有一部清史稿,是袁世凯批准编修的。到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被列为禁书,不算正史。
2、编年体。
春秋、左传都是编年体。特点是难读。
为了便于阅读,给资治通鉴记录的每一件事拟个小标题写个摘要,叫作纲,可以先看摘要,再看具体内容。到了清朝,有人用这种方法写了一部纲鉴易知录。从上古神话一直讲到明朝,时间轴和24史一样了。
南宋一个叫袁枢的人,以事件为核心抄资治通鉴,抄出一部新书《资治通鉴纪事本末》,创造了一个新的史书体裁,叫纪事本末体。
读史的方法
梁启超说,24部纪传体史书,不过是24姓之家谱。鲁迅也说,与其读正史,不如读野史。因为正史里都是堂皇冠冕的假话,野史里却有许多血淋淋的真话。转型时代,话要说得激烈一点。
因此,正史也不能全部否定。正史还是野史,未必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分别。
正史要完成两个基本任务,第一,要塑造正确的舆论导向;第二,要提取有用的历史经验。第一个特质,决定了它不可能完全说真话;第二个特质,决定了它不可能完全说假话。因为若全都是虚构的内容,那么提供的经验就没有任何价值了。涉及到制度、政令方面的内容,往往比较可靠。
但正史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讳”,有些事它明明知道,就是不说。这个问题的基本发展趋势是,越往后越严重,一部明史水平最高,但清代老祖宗的不光彩的历史,一句都不说。
野史反而说了不少真话,它没有那么多忌讳,能反映很多社会心理,但野史也有问题,就是妄。它讲黑幕,好像作者就在现场一样。
如何读史,是个很大的问题。推荐一本书《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中国古代史研究入门》。读读这本书可以有所启发。
发表回复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