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残雪的回忆录《趣光运动》。残雪在《一心二用》一节中说:
我坐在家里写啊写,但我最好不要一直写下去,而要写一个小时就停止,到第二天再来继续。甚至在写的中间,也最好中断自己的思路,去搞一点别的小动作,然后再来继续。起先我只是自发地顺应我体内的某种渴求,以这种方式来不断刷新我自己的感觉。日子一长,我就归纳出来了——我这种“疏离”,这种“一心二用”,其实是一种另外的专注。我所关注的,是深层的精神,这种关注需要极为敏锐的,能够直插本质的那种感觉,而那种感觉又不是说有就有的。所以,为了保持新鲜敏锐,我就得不断疏离又不断返回。只有这样才能将世俗的羁绊踩在脚下,让灵魂出窍。从表面上看,我的写作行为就像一心二用似的。我并不很怕外界的干扰——噪声啦,电话啦,甚至时间上的中断啦,位置的小小改变啦(从一个房间到另一个房间),等等,都不能打乱我作品的内在逻辑。这是看不见的专注。
我这种新型专注是将个人生活同艺术连接起来的实验。我虽不要求绝对安静的创作环境,虽然在写作之际为了刷新感觉使自己显得“轻松散漫”,但这种写作本身却有一个硬性要求。她要求我过一种同所写的东西沟通的生活。这就是说,我必须切断或是尽量减少同外界的交际,制造一个相对孤立的空间,长年累月将自己封闭在里头,像蚕儿吐丝一样自然而然地吐出我的作品。也许这种方法某种意义上有点类似宗教的“感悟”,然而我知道,一切约束,一切隔离,最终的目标却是原始欲望的释放,人与人之间的真正沟通。我是凭本能感到这一点的。这种日复一日的,“一心二用”却又是超级专注的操练灵魂的工作中,我是何等渴望着那种真正的交流啊。
读残雪的这本回忆录——很多地方其实是创作谈,总有一些跟她心灵相通的感觉。比如不能一直写下去,而要不断地中断,以保持创作的灵感涌现。一篇文章一直写下去,会有灵感枯竭的感觉,写出来的东西干瘪无味。这种写作的了悟我是最近一年才感觉到的。
我其实还有一个独特的“了悟”是:从阅读中寻找灵感,获得启发。特别是阅读文学精品,这种感悟会来的特别多。最近写的系列散文,如《大沽河的儿女》、《十二岁的天空》、《那年稻花香》就是从《猎人笔记》和《小妇人》中获得的启发。
我的另外一个感悟是——通过阅读艰涩的古典文学,克服对经典著作的阅读障碍,并在阅读中获得愉悦。比如,熟读了先秦的作品,对唐宋之后的作品就会感觉如同读白话文一样简单。读古典文学一个很好的办法是抄写,古代人读经典有两个笨办法,一是背,二是抄,通过这两番操作,很多东西其实都烂熟于胸了。现代人当然不可能去背古典,但是抄一下总是可以的吧。特别是用毛笔抄,可以练习毛笔字,一举两得,何乐不为?
我最近抄了不少先秦作品和文选上的内容,但还远远不够。需要继续抄写这类东西。
我的作品中,比较缺乏的是心理描写,而心理描写正是能够体现作品深度和原创性的东西啊。通过读残雪的作品,可以弥补这个缺陷,提升作品的档次。
我的灵感获得常常会在洗澡的时候,或者散步的时候突然产生。而不是靠冥想。这点跟残雪不同。在我,存在着偶然性和不可依赖性,很多时候好像是上天的赐予,这也是大多数人的状态。但在残雪,她可以通过冥想,依赖冥想,源源不断地获得创作激情和创作灵感,这就太厉害了。这就好像我是在河床上偶然捡到一粒金沙,而残雪却是能够开掘出一个金矿,源源不断地获得金子。
我能写出好的句子是靠大量的阅读,从沙里淘金,这也是一般人的方法。而残雪却是通过冥想,自己直接产生金句和深刻的思想,当然,她也许有更多的诀窍,但没有说出来。
我至今记得,我的思维最活跃、最有奇思妙想的时候,就是十六七岁,读高中的那几年。那时候我没有条件大量阅读,且又有高考的压力,神经衰弱,身体孱弱等因素,所以文学才能的萌发被遏制住了。而残雪的父亲是高知,家里有丰富的藏书,她能从12岁起读《红楼梦》,15岁读《安娜•卡列尼娜》,她的父亲还对她进行过哲学训练,她成为一个思想深刻的作家是有原因的。
现在回到校友群里去看看,我的许多同学,包括考上名校,当了教授和博士的,都是庸才。混得不错的,像猪八戒,成了一个副厅级小官僚。最好的是马大帅,成了一个稍有成就的艺术家。晏子,一个名校的教授,却只能写打油诗。商女不知亡国恨,一个恶俗的只知道赚钱和显摆的律师。进学者,一个副处级公务员。如今在散文里圆自己的文学梦。玉兰花,一个心里有情怀但满足于混日子的高校老师。他们都算成功者,因为他们基本上实现了当年的理想。他们本来也没有更高的理想。跟他们相比,我是个落败者,但我也在不经意间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成为一个自由人,一个安逸的、完全实现了写作自由的写作者。
下一步,我要彻底解放自己,抛弃羁绊自己的名利思想,回到写作的初心。我当初为何会热爱文学,苦恋着文学,因为文学是我的初恋,我的生命,我的救赎。我的理想就是要写出一本自己满意,获得社会认可的作品,如此而已。首先是自己满意,不能有遗憾,更不能让自己痛恨的东西。获得社会认可,是一种副产品,并不是重点。曹雪芹写《红楼梦》,并没有任何功利目的,既不为了赚钱,也不为了出名,他的目的就是写作本身,他的心里藏了那么多精彩的故事,那么多可爱的人物,他要把它们写出来,告诉世人,曾经有这么一些个美好的故事和人,她们存在过,这就够了。
文学创作一旦有了功利目的,写出来的东西就沾染了市侩气。
发表回复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