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自由
二战之后,世界开始了苏美冷战时代,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历史地看问题,苏美两国关系其实还是不错的,就是心理上不太友好。那时,美国官员经常嘲笑苏联官员没有智慧、不懂法律。1949年以后,日本虽然在外交上没有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但日本政府八面玲珑,一直和北京政府之间有着若明若暗的往来。从那时开始,日本政府官员也是常常嘲笑中国政府官员没有智慧、不懂法律。当然,日本的官样文章是不会说这些话的,都是一些民间小报说出政府不便公开说的那些话。
为什么美日官员都爱嘲笑中苏官员没有智慧,而中苏官员却从来没有认为美日官员没有智慧呢?通常见到的解释是,美日官员都是由人民选举产生的,人民不是傻瓜,故而不会选举傻瓜担任政府官员。而中苏政府官员的产生则非如此,因而结果也大不相同。
我觉得用上述解释作问题答案,至少是不够完备的,故这里我想提出另外一种解释,并请允许我使用1972年毛、周、田中角荣会谈为例子,在那次会谈里,田中巧舌如簧,用一个并不公平的政治让步,卷走了中国巨大的经济财富。
就个人智力水平而言,我认为毛、周要远强于田中,须知毛、周的阅历和经验,常人难比。早在六十年代,随着中国的日益强大,日本朝野上下就已经“百家争鸣”,开始了关于是否应该承认北京政权的讨论,并为此针锋相对,争论不休。日本有一亿多人,五花八门的各种观点都有,都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地点,以不同的方式自由发表。日本政府的智囊团则广泛听取了来自各个方向的声音,集中了对日本最有益处的见解,对中日建交谈判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都作出了相当实际和全面的分析,汇总起来上交给田中首相。田中在谈判时,有备而来,胸有成竹,虽然他个人的智力有限,但在他身后有一亿个大脑的智慧,他是以一亿个大脑的结晶的身份出现在北京的。
反观中国,情况就不一样了。1972年,中国正处在文化大革命当中,毛泽东的绝对权威和个人迷信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毛的一人之言可以凌驾于全国、全党之上,神圣无比,被奉为“最高指示”,甚至是“一句顶一万句”。那时天下国家,事无巨细,都要服从于毛的个人意志,但凡有异议者,就是刘少奇、张志新的下场。有道是,“万马齐喑究可哀”,当时虽然中国有七亿人,但实际上却只拥有毛一个人的智慧。诚然,毛个人的智慧超出常人,但他终究不是神,在与日本谈判时,用一个人的智慧去对付一亿人的智慧,无法不显出双方的智力差异,而那次差异的直接结果,是中国失去了日本方面天文数字的战争赔款。
言论是否自由非同小可,它是社会制度是否先进的重要标志之一。国际外交战场上两国争锋,唇枪舌剑,透过现象看本质,实际上双方比拼的是社会制度。社会制度先进的一方终会获胜,因为他们用的是全国人民的智慧。只表现个人意志的国家是打不了胜仗的,因为他们只有一个人的脑瓜。
(张又普初稿于2014年5月17日)
本文附有1份插图,还有简体字和正体字两种版本,如果想要图文并茂的pdf版,请电邮"wahaha_us@yahoo.com"。
网友反馈:
(1)本文说言论自由的价值很对。但在描述毛周智慧问题上自相矛盾了。毛周与田中的差别不在智慧多寡上,而在智慧的着力点上:毛周智慧不放在人民利益上,田中智慧就在人民利益上。所以,双方都觉得自己“赢”了,都达到了目的。
(2)我認為不是智慧的問題,而是價值觀的問題。毛的眼裡根本沒有民眾的福祉。他用大量的民脂民膏來援外,甚至在大飢荒的時候也要把糧食從農民的口裡掏出來援外,餓死了無數農民,只是為了擺闊。能夠得到田中的一聲感謝,那點賠款算什麼?
资料链接:
田中角荣:https://baike.baidu.com/item/田中角荣
发表回复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