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败的好处
连晨
腐败历久不除,越反越严重,让人不得不想: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它除了我们通常说的众多危害以外,是不是还有一些好处?
近来看到一则故事,使我茅塞顿开。故事是这样的:
有位渔人把一个大鱼网张开,缚在河两岸的石块上,然后用棍棒击水,使河里的鱼惊慌逃窜,结果很多鱼“逃”到他布下的网里。岸上有人见状,责备说,这样把河水弄浑,鱼们会死的。渔人说,可是河水如不那么浑,我却要挨饿的。
由这个故事让我悟出一点腐败“兴盛”的道理:腐败并非象我们以前说的那样,全是坏处、害处,它实际上在给一部分人(当然是大多数人,包括整个社会)带来损害、危害的同时,也给一部分人带来众多好处,正是这些从腐败中源源不断获得好处的人,在默默地坚持着腐败,在顽强地与来自四面八方的声讨和反腐行动抗争,甚至在用鲜血和生命捍卫着自己的生存方式和已到手的“丰硕成果”。参与腐败的人在我们的社会里究竟有多少,我们无从统计、因此也无从拿出一个确切的数字;但有一点是清楚的,即:腐败现象已渗透到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部门、各个领域、各个级别层次。这些人构成了一个个特殊的利益集团,并且似乎早已结成了区域性的神圣同盟,因而使反对他们的斗争变得异常错综复杂和扑朔迷离。我们以前太多地强调了腐败的坏处、害处,而忽略了它的好处和益处。实际上,一种纯然的对社会所有成员都有害的事是极易被人认清、也极易被人们齐心协力清除掉的(去年爆发的非典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最怕的就是一件事虽然给一部分人带来了坏处,但却给另一部分人带来了好处,尤其是对某些人有极大的好处时,这就使反对它的斗争变得异常困难、异常复杂起来。因为当一部分人起来反对的时候,总有另一部分人或明或暗地进行干扰和对抗,于是这件事往往就演化成利益相互对立的两大群体、两大社会集团之间的较量和斗争。不言而喻,在这场斗争中,哪一方强大,哪一方就是经常的胜利者。
让我们来看一个现实中的例子。大家知道,“政府采购”在国际上已成惯例,它的好处也被我们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据我国前几年实行此项制度试点的情况看,效果是十分明显的,其节支率达13. 4%。有人算了一笔账,我国各级政府若全部实行政府采购制度, 每年可为国家节省财政开支4400多亿元。这笔钱对我们这样一个仍有几千万贫困人口、连九年义务教育都不能实行完全免费的国家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笔“巨额资金”。顺便说一下,目前全世界宣布实行法定义务教育的国家有170多个,在这170多个国家中,免交一切学杂费的国家达160多个,只有不足10个国家仍在对义务教育段的学生收取各种名目的费用,这其中就有我们中国。有人估算了一下,目前我国在校中小学生 约 两亿左右 ,以一个学生一年平均收取各项费用500元计算,一年下来收取的费用总共不过1000亿元。而在全国范围实行政府采购制度,节省下来的资金却是这个数字的4倍还多。
尤其重要的是,政府采购制度有效地、最大限度地遏制了借采购之机以权谋私的腐败现象的发生,也使市场竞争规则更趋合理和公平。然而这样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推行起来颇多阻力和困难。为什么?因为旧机制下政府部门负责采购的那些人、以及他们周围的一些“利益均沾”的亲密伙伴们,通过旧的采购方式获得了太多太多的利益和好处,实行政府采购,无异于拔掉他们长期以来从国家肌体上吸血的管子,这些人寻找种种借口进行阻挠,采用种种方式进行抵制,也就不足为怪了。何况这些人虽然口称“仆人”,手中的权力却法力无边,要做到这一点也是极容易的事。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政务公开制度,财产申报制度等,在执行过程中阻力都不小,都在不同程度地遭遇着阳奉阴违的对待和口是心非的作弄。其中的原因也很简单,就在于这些制度“光线”太强,使那些想以权谋私的人在搞黑箱操作时困难大增,使家里不明财产过多的领导干部(多有趣,一个人家里竟会有说不清来历的财产,这样的美事怎么就不发生在下岗工或农民工身上呢?)年年得为说清它的“来历”犯愁,这些人当然要找出种种借口来阻挠这些制度的实施了。
腐败的确是个叫人头疼的问题。上几代中国人也曾经遇到过,但好象没有今天这么严重。面对腐败,今天的中国人大有一哄而上,生怕跟不上历史的潮流,在瓜分祖国的狂潮中捞不上一丁点好处、而独享贫穷的恐惧和冲动。有这样庞大的“预备役”做基础,腐败的队伍一天天壮大、腐败越反越严重,也就不足为奇了。
说白了,腐败是一种寄生的生活方式,是以损害公众利益、社会利益为特征的不法违规行为,是对公众利益、社会利益的公然蔑视和践踏。由于我们制度上体制上的缺陷和漏洞,造成一种当权者(无论权大权小)只要想腐败就可以腐败的社会政治土壤,这种情况带来的结果是,腐败在整个社会中一方面叫人愤恨,另一方面又对更多的人产生着诱惑。因为人们从身边看到的多是搞腐败发了的人、搞腐败升了的人,而搞腐败“翻船”的人却凤毛麟角。换句话说,如果通过搞腐败就能很快过上好日子,而被“提溜”出来的几率却极小极小,在这种情势下,采用腐败这种“捷径”致富的人只会越来越多。腐败对社会的毒化和败坏正表现在这里,它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社会灾难,反而成了一个较次要的问题。
由于我们以往谈论腐败的坏处比较多,而对它的好处说得较少,因而不能很好地说明它存在的“动力”和越反越“兴盛”的原因。腐败是我们旧有的社会体制的一个必然结果,它给太多的人带来了好处,使不劳而获以权谋私大发横财不但成为可能,甚至有了制度化的保障。正是这些从中得到好处的人,顽强地护卫着自己已到手的“胜利果实”,同时竭尽全力利用体制转换的空挡不断扩大和加固自己的“阵地”,直至营造起一座座可以规避各类监督、审查和举报的“城堡”。这就是反腐斗争全部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之所在。
首发 2000年12月1 日《阳泉日报》
发表回复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