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会主网站            说明 登录 发表文章
《左传》学习笔记之七
175 0 2023-12-05
                 
《左传》学习笔记之七:郑庄公如何解决两难问题
昨天讲了郑伯克段于鄢。郑庄公一出生,就被老妈不待见,当了国君,二十二年来,当妈的天天惦记着支持弟弟共叔段取代自己的国君之位。郑庄公一肚子委屈,现在终于把弟弟赶出了郑国,把妈妈也流放了。
但郑庄公的问题并没有就此解决,他面对的,是几乎所有春秋国君都要面对的一个新问题:如何在周朝礼制的重重约束下,既不公然违背礼法,又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我们来看看郑庄公是怎么做的。
郑庄公的难题
先说郑庄公所遇到的礼法难题。当初郑庄公把妈妈流放到一个叫颍的地方,撂下一句狠话:“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咱母子俩在黄泉路上见吧。
很快,郑庄公就后悔了,跟自己的妈妈说这种话,这是不孝。身为国君,却是一个不孝之子,在家国一体的时代,这是非常不利的。贵族可以借口你不孝,不忠于你。外国可以借口你不孝,来制裁甚至讨伐你。郑庄公收回成命,把妈妈接回来行不行?也不行。君无戏言,国君怎么能随便改口呢?你自己说了啥都可以不算,那以后大家都可以说了不算了。
这是郑庄公的两难处境。幸亏,这时候有个知情识趣的,出来替他打圆场了。
姜氏被流放的地方,附近有个官员叫颍考叔,他听说了这件事情,就来找郑庄公,献上一点当地的土特产。郑庄公赐给他酒肉。颍考叔吃饭的时候,把肉放在一边。古代肉食珍贵,《曹刿论战》一文中把贵族叫“肉食者”。颍考叔不吃肉这种举动,引起了郑庄公的注意。
庄公问:你为啥不吃肉啊?颍考叔答:您赐的肉,好东西,我要带回去给妈妈吃。庄公就感叹道:你有妈妈可以孝敬,独我没有啊。颍考叔就装天真:君王您说啥呢,谁能没有妈妈呢。庄公就把自己发毒誓的事跟他说了,话里话外流露出后悔的意思。
于是颍考叔拿出自己的方案:这好办,您挖个地道,挖出地下水来,你们母子子啊隧道里见面,谁能说什么呢?
郑庄公一听大喜,依计而行,母子俩在隧道里见了面,还都作了诗,简单说,就是隧道内外,都很开心,其乐融融。这个成语现在还用呢。
这样一个巧妙地绕过毒誓的段子,民间故事的风味比较浓郁。古今中外对这类故事都很感兴趣。结果就是,姜氏和庄公的母子关系修复了。《左传》阴阳怪气地写了一句:“遂为母子如初。”母子关系还和当初一样。两个人的感情本来就不好,现在还是不好,不过是一个想挽回名声,一个不想再被流放,所以互相给面子而已,形象工程搞定。
春秋国君的困境
故事说完,有些细节是否真实可以讨论。但由于《左传》叙事太精彩,这个故事已经成了经典。这段叙事可以看作一个政治寓言,反映了我们开头说的那个普遍的困境:一个周制国家或者一个封建宗法制国家里,国君要办点事有多难。
跟后来的专制君主不一样,周制国家的国君,是处在极其复杂而且自相矛盾的规则制约之下的。
《左传》里说,姜氏讨厌郑庄公是因为庄公出生的时候把她给吓着了。其实就算没有这个极端的情况,老太太喜欢小儿子不喜欢大儿子的,本来也是常见的现象。
根据宗法制,庄公应该即位;还是根据宗法制,庄公应当孝敬母亲,让姜氏开心,可是只要庄公即位姜氏就不会开心,那该怎么办?
身为国君,郑庄公有责任把郑国治理得稳定有序,而姜氏显然成了郑国的动乱之源。可郑庄公直接对抗这个动乱之源,就会有不孝的名声。不孝的君主当然不值得臣子再效忠,也是别的国家制裁讨伐的对象,于是这就成了另外一个动乱之源。
即使没有姜氏主张,庄公恐怕也不能不给段封地,因为国君之弟应当得到封地,这是周朝天下的普世价值。你不能像欧洲人那样,弟弟你已经长大了,应该像三只小猪一样离开家,自己盖房子。草房木头房还是砖房,随便你自己弄。这样搞,恐怕会让郑国的所有贵族寒心的,也会遭到其他国家的鄙视,这又是一个动乱之源。
即使共叔段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可庄公仍不能防患于未然,先下手为强。因为身为兄长,应该关爱、教育弟弟,让弟弟改正错误。好像真的有只有不会教导的哥哥没有教育不好的弟弟一样。所以庄公只能拖,等到问题严重到“如两君”之后,再用一场战争来解决。已经做到了这种地步,《左传》的作者提到郑庄公,也还有一点批评的意思。我们知道,秦汉以后的皇帝,就不再有如此多的顾忌,他们碰到同类问题,就通常不需要战争,派一个执法官吏就够了。
春秋国君都要面对这类问题,而郑庄公是少数能解决这类问题的人。所以说他是一代枭雄。
郑庄公如何解决
前面说的还只是郑国内部的问题。作为周制封建宗法体系下的一员,郑庄公还要处理好和理论上的天下共主周天子、跟各路诸侯的关系。
先看如何处理跟周天子的关系。郑国本来是王畿内的诸侯,和天子的关系比较亲近,郑武公、郑庄公父子,又都做周王室的卿士,也就是执政大臣。他们为周王室效力,比一般诸侯多;同时利用周王室的权威和力量,谋求自己的发展,这样的事当然干得也多。动辄“奉王命”,甚至经常把天子的军队调过来帮郑国打仗。
周天子对这种情况,当然很不乐意,于是发生了著名的“周郑交质”,就是天子的太子到郑国来做人质,郑国的公子到天子那里做人质。矛盾逐渐升级,到鲁桓公五年(公元前707年),周桓王和郑庄公终于翻了脸,周天子组织了一支多国联军,卫国、陈国、蔡国,一起讨伐郑国。
上升期的郑国,作战很剽悍,竟然以一国之力,把多国联军打败了,尤其是郑国的一个大夫,一箭射中了周桓王的肩膀。这一箭,被认为是把周天子的威风,彻底射倒了。
射完了,郑庄公没有追击周天子,而是及时收手,还说:君子不想过分凌驾于他人之上,何况我们面对的还是天子呢。郑国的社稷保住了,也就够了。
收兵后,郑庄公还半夜派人去慰问受伤的周天子,想淡化此事的影响。
郑国和各路诸侯的关系
郑国是在西周末春秋初,突然出现在中原大地的国家,已经在这里生活了二百年甚至更久的国家,当然看它不顺眼。周桓王伐郑,拉上了卫国、陈国、蔡国,这些国家为什么愿意来?嘴上说“王命难违”,实际上他们看郑国不顺眼也已经很久了。
也就是在这里,能看出郑庄公的高明来。他采用的策略是远交近攻。大家挨得近,都在河南,我就和你打;大家离得远,你在山东,我就和你搞好关系。庄公一直努力搞好跟齐国、鲁国的关系,当然齐鲁都是大国,郑国和他们关系好了,那些看郑国不顺眼的国家,就会感觉自己背后不安全。
政治手腕还是要靠军事实力支撑,此时郑国的军事战术是最灵活的。春秋战争,跟后来不一样,讲究贵族风度,可以打败仗,但不能丢人。但郑庄公就不太讲究这些。
鲁隐公四年,宋国、卫国、陈国、蔡国联合伐郑,把郑国的步兵打败了。结果郑国就往城里一缩,不出来了。按当时的观点,不出战丢人就丢大了。但郑庄公就是不出来。被围了整整五天。春秋打仗一般不超过一天,被人堵了五天在国际上很丢人。
于是联军赚足了面子,回家了。但接下来的两年,郑国出兵把四个国家一个个揍了个遍。郑国报复卫国那一仗,卫国拉了燕国,严阵以待,郑国三军排开。但郑庄公的两个儿子带着另外一支军队,悄悄绕到卫军燕军的背后,突然袭击,取得大胜。
春秋时代,贵族打仗很讲规矩,郑国玩偷袭,对华夏各国来说是很奇幻的。
相形之下,那些老牌国家就显得特别老实。周桓王伐郑那一次,本来天子在郑国西边,卫国在郑国北边,陈国、蔡国在南边,但各国没有从各自的方向分头出击,打郑国一个首尾不能相顾,而是这些互相不熟悉的军队,绕了很远的路集中在一起列阵,和郑国开战,结果被郑国一个出击,就全军大败。
总之,鲁桓公五年,郑国大夫一箭射伤天子,郑庄公声威达到顶点,虽然这个名声不见得很好听。六年后,在位四十三年的郑庄公终于去世了。
当初,郑国刚从陕西逃难到河南,地位比东方老牌诸侯要低,更没有多少地盘。经过郑武公、郑庄公两代经营,留给子孙后代的,却是一个按当时的标准而言相当客观的疆域和赫赫威名。
但是,重重危机也早已埋下了。这是下回的内容。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