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会主网站            说明 登录 发表文章
《左传》学习笔记之三
3159 0 2023-11-29
                 

《左传》学习笔记之三:春秋跟左传是什么关系

   《春秋》三传。《公羊传》、《穀梁传》《左传》,是所谓《春秋》三传。

作《春秋》不是写《春秋》

  《春秋》为什么会写得这么难懂,如果我们相信《春秋》是孔子拿鲁国国史改的这个传统说法,反而很好理解。并不是孔子故意为难大家,而是孔子的创造,体现在讲了什么,而不是写了什么。

 第一、孔子讲《春秋》,有些问题讲得很敏感,写下来可能会有危险。

第二、更本质的问题是,孔子生活的那个时代,如果希望观点能够更大范围的传播,把全部内容都写下来,是一件很不聪明的事。

在竹简上写字,本身不是很麻烦,但是竹简很笨重,孔子作《春秋》的目的,是希望更多的人通过《春秋》来了解自己。“知我罪我,其惟春秋”,他希望《春秋》能够大范围传播,所以他就不能写太多。

《春秋》一万八千字,2公斤的重量。可以装进包里带着走。后世的儒生,今天要去见皇上,想拿《春秋》教育他,可以把整部《春秋》带了去。

问题来了,写得少,是轻松了,但很多关键内容没写下来怎么办?靠说。

这又牵涉到孔子时代的人,和今天的人观点完全不一样的地方。今天的人,纸张诞生之后的人,更会觉得口说无凭,写下来才严肃。

孔子时代的人不是这样的,孔子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口头表达,不能完整表达心意;书面表达,缺少了表情、语气,又不如口头表达的效果充分。就是书面语不如口头语的意思。

一直到西汉末,儒生们仍然习惯“信口说而背传记,是末师而非往古”,相信老师对自己讲的,背一些本朝学者对经典的注释,而不信任古代的文献。

这就是一个书面语并不比口语有更大权威的时代,孔子如果认为,写一部文字简单的《春秋》,再把相关内容讲给学生听,然后学生再去讲给其他人听,是更有效的传播方式,是很自然的。

这样理解的话,《春秋》经文本身,只是极简单的大事记,既不摆事实,也不讲道理。事实和道理,都靠嘴说。史官传统,本来也就是这样的。

《春秋公羊传》和《春秋梁传》

 孔子去世后,进入战国时代,整个战国时代,《春秋》就是靠这种方式传播的。一直到了汉景帝时代,才出现了一种《春秋》的书面注释,也就是《春秋公羊传》。意思是一位姓公羊的先生,给《春秋》所作的传。

公羊的来头是这样的,孔子晚年,有一位高足子弟叫子夏,子夏讲《春秋》,又传了一位弟子公羊高,然后公羊家是世世代代讲《春秋》,一直讲到汉景帝时代,终于把口口相传的春秋大义给写了下来。

从孔子去世到汉景帝时代,三百多年了。一直就是嘴巴讲的,为什么突然要写了?大概是政治任务,汉朝官方需要它提供一个文本。西方的《荷马史诗》,也是口头传播了几百年,终于在雅典僭主皮希特拉图的推动下,形成了文字版本了。文本的形成和政治影响力,二者的区别难解难分。

《春秋穀梁传》的来历如下:子夏还有一个叫穀梁赤的弟子,他传下来的对《春秋》的解释,就是《春秋穀梁传》。也就是说,公羊学派和穀梁学派,他们的祖师爷都是子夏,他们是同门师兄弟。

《穀梁传》形成的时间,肯定比《公羊传》要晚不少,至于影响大起来,更要到汉宣帝时代,汉宣帝是汉武帝的重孙。

 也是因为汉宣帝特别喜欢穀梁家的学术,所以才有必要写下来,这就比《公羊传》成书,又晚了一百年。

《公羊传》和《谷梁传》这些孔子之后三四百年才写出来的作品,多大程度上还能和孔子讲的一样,很值得讨论。

《春秋》不摆事实也不讲道理。《公羊传》《谷梁传》解释春秋,讲道理,但是仍然不太摆事实,把摆事实的工作仍然留给嘴巴。

 

《左氏春秋》和《左传》

  上一讲留下一个问题,《春秋》的第一句话是“元年春,王正月”,只给了一个时间信息,什么事也没说,为何会这样?《公羊传》和《穀梁传》对这件事的议论,点了这个时间点发生的事,是鲁隐公即位的事。《春秋》不说,是因为鲁隐公只是摄政,不是正式即位。

鲁隐公为什么不是正式即位?因为他是长子但出身卑贱,他的弟弟鲁桓公的出身比他好,应该是桓公即位。因为桓公年纪还小,所以请隐公暂时代理。鲁隐公为何出身卑贱了?《穀梁传》和《公羊传》都没有介绍相关背景,但他们滔滔不绝的议论中带出的一些细节,可以感受到,相关事件,他们是相当熟悉的。

传授公羊学和穀梁学的先生们是要带学生上课的,参考我们现在上课,10分钟要写3000,年更要上百万字,但《公羊传》才45000字,《穀梁传》才23000字,所以这两部书的内容,肯定只是课程总量的一小部分,老师就这几万字肯定要讲一些道理,但更可能讲一些故事。《公羊传》里偶然讲的故事还是蛮好的,刘勃老师怀疑《史记》里春秋史的部分有些《左传》没有的段子,就是司马迁听公羊派先生讲课的时候记下来的,老师不写,我写。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左传》和《公羊传》《穀梁传》的区别太明显了,善于叙事的《左传》到底是不是《春秋》的传呢?

《左传》是司马迁写《史记》的重要资料来源,司马迁说过一段非常重要的话,这大概是最早的关于《左传》的正式记载:

 

是以孔子明王道,干七十馀君,莫能用,故西观周室,论史记旧闻,兴于鲁而次春秋,上记隐,下至哀之获麟,约其辞文,去其烦重,以制义法,王道备,人事浃。七十子之徒口受其传指,为有所刺讥褒讳挹损之文辞不可以书见也。

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

孔子作《春秋》;很多重要内容都只说不写。鲁国有个君子叫左丘明,担心口头传播各说各的,很快就会失真。于是左丘明就把孔子编春秋时参考的历史书,整理了一遍,编成了《左氏春秋》。

注意,这部说叫《左氏春秋》,春秋是历史书的意思,《左氏春秋》就是左丘明先生编写的一部历史书。这部书跟孔子编春秋用的是相同的史料,对理解《春秋》帮助很大,但是它并不是《春秋》的传,而是一部独立的历史书。

《左传》是一部大书,20万字左右,这个体量就决定了,它的传播范围很小。司马迁读过,但读过的人并不多。甚至整个西汉,它都没有被人用通行的隶书抄一遍。始终还是用先秦古文字写的,这当然进一步抬高了阅读门槛。

到西汉后期,公羊家、穀梁家的政治投机行为越来越多,古人也不傻,有人就觉得,你们讲的这些春秋大义,经常抛开事实不谈,

恐怕不值得信任。这时候,有个学者叫刘歆,他注意到了《左传》。

《汉书·刘歆传》记载:初《左氏传》多古字古言,学者传训诂而已,及歆治《左氏》,引传文以解经,转相发明,由是章句义理吧备焉。

刘歆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他就用《左传》来解释春秋,于是《左氏春秋》变成了《春秋左氏传》,这两个书名的春秋意思是不一样的,《左氏春秋》是左丘明编写的一部历史书,《春秋左氏传》是左丘明为孔子编的《春秋》所作的传。

也就是说,《左传》是一部很古老的历史书,但是它变成了《春秋》的传,比《公羊传》、《穀梁传》还晚,是西汉末王莽时代的事。

再过几十年,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纸张时代到来了。二十万字写在纸上,不再是一部可怕的大书了。《左传》可以获得更大范围的传播了。到了汉末三国,连武将们都可以手捧左传读了。

我们讲了所谓的《春秋》三传。《左传》是三传之一,但是传不是它的本来面目。《左传》作为一部历史书,我们应该怎么看待它。明天讲讲这个问题。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