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会主网站            说明 登录 发表文章
《左传》学习笔记之二
1058 0 2023-11-27
                 

《左传》学习笔记之二:春秋跟孔子一起被神话

按照流行的理解,《左传》是解释《春秋》的,《春秋》是经,对经的解释叫传,所以讲《左传》之前,必须先讲《春秋》。

“春秋”就是编年史

 一般说《春秋》,大都会想起孔子删诗书、著春秋。但其实春秋一开始不专指这部,而就是编年史。

 一年中交替出现的四个季节,即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每季三个月。对今天的人来说,这是常识。但这个常识不是从来就有的,一年四季这个概念的出现,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甲骨文中,只有春和秋,没有夏和冬。一年之中只分两季。历史学家推论,四季制度在西周之末,春秋初年才出现。因为既然一年只分春秋,没有夏冬,那么一年就是一个春秋,用春秋表示年,再自然不过了。

春秋本不是专名,而是各国的编年史,都叫春秋。

史官修史,也有一套规矩。叫“书法”。法是法则,书法就是书写历史的法则,和我们今天说的说法艺术完全不是一回事。

文天祥的《正气歌》,“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这两句,就是春秋史官坚持书法的正气。

“在齐太史简”,这事记载于《左传》的鲁襄公二十五年(前548年),齐国权臣崔杼把国君给杀了。齐国太史如实记录:崔杼弑其君。

我们知道,国君被杀,肯定叫弑。但是写法有讲究。

如果说国君是个变态,大家都受不了他,这时候有个人把国君杀了,史官记录的时候,就不会点凶手的名字。所以,按照崔杼的期待,太史应该写“齐人弑其君。”齐国人把他的国君杀了,表示杀这个国君,是广大国人共同的意愿。

但太史写的是“崔杼弑其君”,表示就是你崔杼是乱臣贼子。于是崔杼火了,就把太史给杀了。当时太史这个行业,是家族垄断的。于是太史的弟弟接任,还这么写,崔杼再杀,但是太史的弟弟很多。又接任的太史的小弟弟还不改口。崔杼只好放弃了。

即使他再杀也没有用,因为“南史氏闻太史尽死,执简以往。”南史氏是太史之下的低级史官,他赶过来了,准备用自己的血,把“崔杼弑其君”这几个字继续写下去。

这就是著名的“在齐太史简”,齐国太史以生命捍卫书法。

“在晋董狐笔”又是什么事呢?这事在《左传》鲁宣公二年(前607),赵盾作为晋国的正卿,握有大权。和国君晋灵公关系很紧张。晋灵公要杀赵盾,赵盾逃亡。但是赵盾还没有逃出晋国国境,赵盾的族人赵穿,就杀死了晋灵公。

于是赵盾就回到朝廷,继续执政。晋国太史董狐记载说:赵盾弑其君。在朝廷上公布。赵盾说不是这样的。太史回答说:你是正卿,逃亡没逃出国境,回来又不惩罚凶手,弑君的人不是你还是谁?赵盾不像崔杼那么狠心,对这个说法虽然不太同意,但也只好认了。于是他念了一首诗:“我之怀矣,自诒伊戚”,我就是太无法割舍对祖国的感情了,反而给自己带来悲哀,这句诗说的大概就是我吧。

晋灵公的死,赵盾到底应不应该负责,我们讲到这段历史的时候再说。总之,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史官的书法有很多弯弯绕的东西,你离开国境了,我就不写弑君;你没有出境,不是你动的手,那凶手就是你。还有,从这条记载看,史官写了东西,还要公示,大家看看,我写的合适不合适。

史官本来就有一套书法,然后这种书法在孔子手里被发扬光大了。又因孔子作的《春秋》影响力太大了,这部《春秋》从此就垄断了这个名字,直到今天,我们说到《春秋》,一般就是指的孔子的这部书。

 

孔子与《春秋》的关系

孔子与《春秋》的关系,《论语》里没提,是《孟子》里讲的,孟子说:

“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时代不行了,道义沦丧了,荒谬的学说、残暴的行为又兴起来了;有臣子杀君主的,有儿子杀父亲的;孔子担忧这种现象,就作了《春秋》。

写历史,要得到天子的授权。实际上史官都是世袭的,天子任命一个人到诸侯国里去当史官,然后他的子孙后代一直是这个国家的史官。这一点在崔杼的故事里就很明显,崔杼可以杀太史,但是他不能任命太史,所以他杀了太史之后,太史的弟弟自动接班。孔子并不是史官,没有得到天子的授权,但孔子还是作了《春秋》,并且说,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想了解我,就去读《春秋》吧。想批判我,就去读《春秋》吧。

 这么论,《春秋》是孔子自己最看重的作品,孔子觉得自己思想理论的精华,都寄托在《春秋》里了。真正能够完整展现孔子主张的书,就是《春秋》,而肯定不是《论语》,孔子不知道《论语》的存在。

孟子还说,孔子修《春秋》,起了非常好的舆论监督的作用。“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天下乱臣贼子都害怕了,就怕被孔子骂了,从此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春秋》为什么威力这么大呢?孟子又说明:

孟子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孔子曰:‘其义则丘窃取之矣。’”

“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圣王的事迹成为绝响,《诗》也消亡了。《诗》消亡了,孔子创作的《春秋》便应运而生。

为什么这么说呢,很多国家都有历史书,但那个不重要,那些史书无非聊聊齐桓公晋文公,文字也不过是按照一般的修史规范写。但孔子作的《春秋》可不是这样。“其义则丘窃取之矣。’’诗三百篇所蕴含的褒贬善恶的大义,孔子都寄托在《春秋》里了。

这就引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微言大义。就是通过微妙的措辞,表达伟大的意义。因为微言大义如此重要,因此在孔子开创的这个传统里,《春秋》的书法也被称为“义法”。

 

孔子和《春秋》一起被神话

到了汉朝,孔子的圣人地位不可撼动,而《春秋》这部书,又是对孔子来说最重要的经典,什么《诗经》、《论语》,都比不上了。所以对《春秋》当然也就要极度重视。

汉朝人很迷信,第一季的答疑,我们讲过一次五行,汉人思想的根底,就是阴阳五行,所谓根底,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底层逻辑。

和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关的还有一套概念,叫三统。黑白赤三统轮回。夏朝是黑统,商朝是白统,周朝是赤统。秦朝不算,没统。那么轮回到汉朝,汉又是黑统。有人可能会说,这不矛盾吗?汉朝是火德,最推崇的是赤色啊。不矛盾,因为世界有两套循环逻辑,按照五德终始说,汉朝是火德,推崇赤色;按照三统说,汉朝是黑统,推崇黑色,我大汉又黑又红,就这么任性。

孔子是什么人呢,汉朝有一种传说,孔子不是他爸的儿子,而是天上的黑帝之精,所以孔子叫玄丘,玄就是黑色,丘是孔子的名,他叫孔丘嘛。汉朝黑,孔子也黑,这就对上了,虽然孔子是公元前551年出生的,汉朝是公元前206年才建立,但孔子就是为汉朝而生的,提前生了三百多年而已。

那这和《春秋》有什么关系?《春秋》写了242年的历史,写到鲁哀公14年,孔子不往下写了。为什么不写了呢。因为这年春天,鲁国人打猎,打到一只奇怪的动物,孔子来了,说这是麒麟啊,于是就搁笔不写了,《春秋》到此为止。

这又是啥意思?汉朝人特别是东汉人往往相信这样一种解释:

孔子修《春秋》,作了《孝经》。完成之后,他就斋戒,向北极星跪拜,向上天汇报,这个大工程可以结束了。因为北极星是漫天星斗的最高统治者,所以关于人间的最高统治者的事,就要向它汇报。这一汇报可了不得了,白雾弥漫,笼罩大地,一道红光从天上下来,变成了黄玉,有三尺长,玉上刻有文字,说:“宝文出,刘季握。卯金刀,在轸北。字禾子,天下服。”

宝文出现,就是给一个叫刘季的人掌握的。卯金刀,就是繁体的劉字。在轸北。轸是二十八星宿之一的轸宿,而轸宿北边对应的人间地界,包括丰沛一带,就是刘邦的老家。字禾子,天下服。这六个字都不需要解释了,禾苗的禾字,儿子的子,合成一个季字,刘邦本来叫刘季,刘季能让天下顺服。

这就是说,孔子修完了《春秋》,上天就指示孔子,将来刘邦要当皇帝。

当然这个是比较晚一些的说法,因为神乎其神的说法是累加的,越往后越神,但有个基本信念,汉朝的儒生是一以贯之的:孔子就是为汉朝而生的。孔子作《春秋》,就是为汉朝立法。《春秋》这部书,是凌驾在汉朝所有法律之上的法律,是汉朝的根本大法。但是有个问题,《春秋》这本书的特点,就是读不懂。

比如《春秋》的第一句话是元年春,王正月,元年春季,周王朝历法的正月,这是一个时间信息。按照一般的理解,时间信息之后,就应该交代,这个时间点发生了什么事啊,不,它没有。说完了时间完了。

当然我们知道,时间信息本身是能说明很多问题的,但前提是要有语境。你对孩子说,11点了,孩子明白你是在催他睡觉。你对同事说,周四了。同事明白再熬一天就周末了。这就是在一个具体的语境里,都知道说一个时间是在说什么。可问题是,《春秋》本身,没有提供语境啊。

这就需要回到我们开篇说的那句,《春秋》是经,对经的解释叫传。理解《春秋》离不开传。《春秋》和《左传》到底是什么关系?下一讲谈谈《春秋三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