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通过写八股文出头的官员,有没有行政能力?他们平时学的是贴经,杂文和策论,他们如何治理管辖区域,如何断案?这个问题展开来说,能写一本书,只能简单回答:
参加科举考试,会写八股文,肯定不意味着有能力处理行政工作。但换个角度想一下,在西方民主选举的国家,一个人要在一人一票的选举中脱颖而出,主要靠的是什么能力?比如川普特别会演讲和辩论,是否意味着他擅长处理各种行政事务?答案恐怕也是:未见得。但是没关系,他不会处理具体的行政事务,可是也不需要他处理。选举产生的官员,是所谓政务官,有权依法行使国家权力并负有政治责任,但具体工作,是由和选举无关,价值中立的事务官去做的。
其实政务官和事务官这组概念,也可以解释古代中国的很多问题。当然有些情况和现代西方是反的,现代西方是政务官由选举产生或者由选举中胜出者提名、任命,事务官是要通过相应考试;古代中国,通过科举考试成为地方官的人,可以称为政务官,也就是说,政务官反而是考试产生的,只不过考的内容和工作内容无关罢了。
书吏和衙役
那么古代地方行政工作里,处理具体事务的有些什么人呢?主要是书吏和衙役。《水浒传》里,宋江就是书吏,美髯公朱仝、插翅虎雷横就是衙役,武松做过阳谷县都头,也是衙役。
所谓书吏,也叫刀笔吏。这是竹木简时代留下的名称。那时候一手拿笔,在竹简上写字,一手拿刀,写错了就刮掉。纸张时代不用刀了,但刀笔吏这个名字留下来了。
州县衙门和朝廷的结构其实是很相似的,也分吏、户、礼、兵、刑、工,但不叫六部,而叫六房,因此有所谓六房书吏。
书吏处理衙门里的各种文案工作。文化水平不用太高。太高了就会努力去参加科举考试了。但也不能太低,毕竟是吃笔头饭的。至于专业技能,要求倒是相当高的,这么算下来,一个地方适合做书吏的人,其实不会太多。所以虽然理论上讲,做书吏是地方老百姓的一种义务,老爷指定谁就是谁,但实际上选择空间不大,书吏是非常专业化的。
衙役则分三大类,是所谓“三班衙役”,站班皂隶、捕班快手、壮班民壮。衙门里各种要动手的工作,收钱、收粮、抓人、打人,诸如此类,由衙役来完成。这个身份,名字里有个“役”,也就是说它和兵役、徭役一样,是一种“役”。朝廷征发百姓完成衙门里的工作,百姓完成这种工作属于尽义务。这么论,衙役应该是流动性很强的,但实际上大多数安善良民都不愿意尽这种义务,因为当了衙役之后,工作做不好就会挨板子。而从老爷的视角看来,衙役的工作几乎是一定没做好的,所以一定会挨板子。所以愿意当衙役的人群,也很稳定,往往是无业游民、地痞无赖之辈。这种情况朝廷也很清楚,所以法律干脆规定,衙役里除了壮班民壮,就是贱民。
综上所述,古代的衙门里,书吏、衙役这些人是很稳定很专业的,地方官有什么事,通知他们,他们往往就能搞定。所以古代地方官要想混日子,也是可以混的,但是这也意味着,随时可能会被书吏、衙役们坑死。
古代一个地方,该有多少书吏,多少衙役,是有规定的,就是有编制的。但是数量极少,在清朝,一个县平均下来,书吏的编制不到11个,衙役不过几十个人,最多不过上百人。有编制的通常都不好好干活,真正干活的,通常都是没有编制的。
所谓干活就是代表官府跟老百姓打交道,而这些没有编制的书吏衙役就会把这个当作自己从老百姓身上刮钱的机会。这也是为什么说,古代地方官很容易被这些书吏、衙役坑死。
地方官正常给他们布置一个任务,朝廷的政策本来用心也是好的,也强调不要扰民,官员都是读圣贤书的,也是讲究仁者爱人的,但是你什么也不懂,把事情交给这帮子人,这帮人给你搞的十里八镇鸡飞狗跳,到时候朝廷一考核,账全算到你头上。
所以,这些读书人出身的地方官,他们留下的笔记里,提到这些书吏、衙役,往往是咬牙切齿。实际上这些做地方官的,最大的难题就是管住这些书吏衙役。
师爷
怎么管?写八股文确实也无法提升你管住他们的能力。自己管不了,雇人想办法。
所以,一个读书人,十年寒窗无人问,好不容易科举高中了,好不容易等来了吏部的任命,熬到一个“缺”,就赶紧花钱雇人,和自己一起去上任。
官员雇来的人叫幕宾,或者幕友,民间叫师爷。他们是州县长官私人聘请的顾问。双方之间的关系是主人和宾客,或者学生和老师的关系。长官要称呼幕友为先生或者老夫子。民间为何叫师爷,因为官员管这位叫老师,对老师再尊称一声爷,不就是师爷吗?而幕友无须称长官老爷,一般称东家,东翁。最有趣的可能两个人都自称晚生,互相自称学生,大家把姿态都放低一点。
师爷或者幕友这个职业是怎么产生的呢,科举考试第一录取率很低,第二考的内容和将来如何做官没有什么关系,这个症结是很容易看出来的,于是落榜的人中,有人就想通了,我没考中,但我可以研究当官该干什么呀。到时候考中的那位他不会做官,他不就得来找我吗?当地方官最重要的两件事,一是收税,二是审案,这些人就研究如何收税,如何审案。到时候,官员请你帮他负责收税的工作,你就成了钱谷师爷。官员请你帮他断案,那你就是刑名师爷。官员是业余的,可是师爷专业啊,有师爷在,就可以对书吏、衙役弄虚作假、吃拿卡要的问题,进行比较有效的监督。
这样一来,古代官员本来不会工作,现在工作难题有人帮忙解决了,师爷本来落榜、失业,现在有官员请他,收入来源问题解决了。对朝廷来说,科举考试要是考有用的东西,考中一个就解决一个人的就业问题,考没用的东西,至少解决了官员、钱谷师爷、刑名师爷三个人的就业问题。除了老百姓之外,还是皆大欢喜的。
一个局面有时看起来很荒谬,但是运转了一段时间之后,会产生一个和它相匹配的生态系统。要想一下子改变它,效果未必好。
长随
书吏、衙役是一拨人,光靠几个师爷还应付不过来,所以师爷之外,官员还得再雇一大帮人,陪自己一起去上任。这种人,就是所谓的“长随”。
师爷的文化水准还是相当可以的,长随则粗通文墨就行了。他们通常都生活在大城市,主要是京都,天子脚下,官见得多了,官场的规矩,门儿清。他们特别熟悉衙门的各种“陋规”,就是这种规矩很丑陋很卑鄙,但是又改变不了,只能承认它却是是一个规矩,长随就特别承认陋规,善于利用陋规办事。
这些长随,有时都不用官员去找,他们知道这个官员要上任了,消息灵通,立刻就凑了上去,“我们跟您一道”。有时则是同乡、同年,同年就是同一科考中的。还有录取你的老师,给你推荐的长随。“你孤身上任,多有不便,我知道一个谁,倒也懂得殷勤伺候,就让他跟着你吧。”这么论,这些长随虽然身份卑微,倒也是官场网络里重要的联结点。
大的州县,官员上任,带的长随往往达到上百,小的州县也有一二十人。有了这批人可用,这位长官就有了底气对付书吏、衙役们了。衙门里的重要岗位,都交给长随,书吏、衙役只能处理衙门里最基层的工作,要受长随的监督。
这就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地方的行政事务,是靠师爷、长随这些人来维持运作的,可是这些人都是地方官私人聘请或者雇佣的,都没有官方身份。有官方身份的反而都主动或者被动的我配合你工作的状态了。
《红楼梦》第九十九回写贾政到地方上做官,开始想做清官,要禁止所有的陋规,结果把整个行政系统搞瘫痪了。贾政也把自己放在了很危险的境地上。后来贾政听劝,糊里糊涂不管事了,反而倒运转正常,这一趟外任,贾政也算是全身而退。
《红楼梦》的续书不是曹雪芹写的,写作者地位不太高,所以贾府里的事他写不好,但是写这种基层行政,他是懂得的,写得很真实。
回到今天的话题,大多数古代官员确实没有多少行政能力,不过这个体制如何运转,另有一套复杂的机制。今天看来有些怪异,但是它确实运转下来了。
推荐一本书《清代地方政府》,可以更清楚地搞明白这套运作机制。
发表回复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