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只能是一妻多妾制,不能叫多妻制。是不是这样呢?
我们知道,很多问题都会有一个简单化的解释,反正记住了也大差不差能应对一些问题。但随着认识的深入,可能需要复杂一些的解释,才好面对充满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的事实。并不是说原来的解释错了,而是认识的阶段不同。
关于妻妾问题,我们先来一个简单化的解释:中国古代,妻的地位很高,妾的地位卑微,相去悬殊。妻只能有一个,妾可以有很多,所以叫一夫一妻多妾制。这个说法没有问题。
但一夫一妻多妾制和多妻制这两种提法是否冲突?其实也不冲突。因为“妻”这个字,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是,只有大老婆才叫妻,那么,妻一般只有一个。广义是,一个男子的合法女性配偶都叫妻。当我们用到正妻这个词的时候,其实等于承认,还有不正的妻。像《诗经·小雅·十月之交》里,提到褒姒,称她为“艳妻”,美艳的妻子,虽然包含极大的敌意,但仍然承认她是周幽王的妻。而《礼记·曲礼》里讲,“公侯有夫人、有世妇,有妻,有妾。”这句话里,夫人才是指正妻,而妻反而是指小老婆。
也就是说,当我们说古代妻妾制的时候,用的是妻的狭义,妻仅指大老婆;但说多妻制的时候,用个是妻的广义,大大小小的老婆都是妻。
天子、诸侯的妻该如何称呼
再看一个延伸的问题,为什么天子的正妻叫后?
这个问题很大,我们只谈先秦和秦汉时期。天子叫王,天子的正妻叫后,但本来王和后的意思差不多,都是首领、统治者的意思。后来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了分工,男的叫王,女的叫后了。这种分工没什么道理好讲,只是必须要分工了,那就分一下。
可以看一个有点类似的例子:国君的“君”。
《诗经·鄘风》有一首《鹑之奔奔》,是卫国人对国君的妻子宣姜不满,于是来了这么一句:“人之无良,我以为君。”那个女人不是好人啊,却成了我的君。这里的君,就是国君的妻子的意思。国君夫妇,都叫君。要加以区分的话,则国君还叫君,国君的妻子则叫少君,小君。
实际上读《诗经》或者《左传》,会发现对后宫的女人的称呼是非常混乱的,只能大致说:天子的正妻确实叫后或者王后;诸侯的正妻,最常用的称呼是“夫人”,第一次娶的夫人,有个特别的尊称叫“元妃”。元妃死了,另外安排一个女人主持家务,但不给夫人的名分,叫“继室”。
按照规矩,有所谓“诸侯不再娶”,就是身为诸侯,一辈子只能结一次婚,不能娶第二位正妻,但实际上这个规矩显然没有被遵守。
不给夫人名分但享受夫人待遇的小老婆,有个专门的名字,叫“如夫人”,如同夫人一样。后世,“如夫人”是对小老婆比较客气的称呼。
《诗经·召南》里有一首《小星》,按照汉儒的理解,那就是一个小老婆在自述心事:我们的夫人真宽容,丈夫晚上在加班,还让我去陪他,如此如此。于是“小星”就成了对小老婆比较文雅的称呼。
《诗经》和《左传》都是可信度很高的史料,提供的信息却如此混乱,其实混乱恰恰说明了真相。你想想自己的日常生活,很多称谓是不是挺乱的。但是,人嘛,要追求降低认知成本,喜欢竟然有序的知识点,所以后来的人追溯往事,就会讲得规范一点。
但是,因为它是后人“削足适履”制造出来的规范,所以一来不会完全符合事实,二来不同的人讲的难免不一样。大致说,这些规范大致可以规范为两大系统:一个是媵婚制度下的后宫等级;一个是关于礼的儒家经典中的后宫等级。
媵婚制度下的后宫等级
先说媵婚制度下的后宫等级,这是说,一个国君嫁女儿,根据门当户对的原则,他的女儿当然要嫁给另外一位国君,然后他不能只嫁一个女儿过去,还要陪嫁小女儿和侄女;然后两国联姻是喜事,别的国家也来赞助。怎么赞助呢?你嫁女儿,我也赞助个女儿,这个拿来赞助的女儿,就叫作“媵”;你陪嫁小女儿和侄女,我也陪嫁小女儿和侄女。这样,办一次婚礼,我们兄弟国家之间,也联络了感情,还有,你是和人家结亲家,我们也和人家结了亲家。
你看,举办婚礼是多好的事啊,一下子那么多国家,彼此间增加了交流,增进了感情,为营造和平友好的国际关系,显然是做出了重大贡献。
欧洲的哈布斯堡王朝说什么,“让别人去打仗吧,你,幸福的奥地利,去结婚,战神马尔斯给别人的东西,爱神维纳斯也会赐给你。”这都是咱们春秋诸侯玩剩下的。
这个媵婚制度是真实存在的,但是本来没有太强的规范,陪嫁几个女儿和侄女啊,来赞助的国家有几个,都不一定,随份子的事,哪能规定得那么细呢,但是到了汉儒那里,就越讲越细了:不但规定了媵婚制度下,一次出嫁该有几个女孩,还规定了这些姑娘的地位排序。
一个国家嫁女儿,两个国家来媵;每个国家陪嫁一个小女儿和侄女;所以总共九个女孩,这也就是所谓的“诸侯一聘九女。”
九个女孩的地位也是事先排好的:嫁过去做夫人的,地位自然排第一,两个媵比一下,哪个国家拥有更高的国际地位,你就排第二;另一位排第三,其余的也依次排序。她们的地位干嘛要排的这么清楚呢?其实反映了汉儒的一种政治关切:“皆所以防爱争”,千万别宫斗。
你说汉儒迂腐吧,他至少清楚一件事,就是男人是靠不住的。刚才说了,小老婆也叫小星,那么多小星,今天爱她明天宠你没个准谱,让丈夫由着性子来,那就不但天上星多月不明,简直要陪你去看流星雨。那就真乱了套了。所以一定要把次序事先排好,就没啥可争的了。
媵婚制度在春秋时代确实是很流行的,但正是这些真实的历史信息,限制了它对后世的影响力。因为天下一统之后,一个国家嫁女儿,别的国家赞助这种事,显然失去了社会基础。所以媵婚制度对后世影响不大,反而是到了现代看看欧洲史,才会想起春秋时代这套复杂的国际婚姻关系。
儒家经典规定的后宫等级体系
既然媵婚制度对后世影响不大,那么影响大的说法是什么?是《周礼》、《礼记》这些关于礼的儒家经典中,为天子后宫构建了另一套等级体系。
天子后宫的关键数字是3. 地位最高的后,是3的零次方,1个;地位次高的夫人,是3的1次方,3个;再次的,是3的二次方,9个;又次,3的三次方,27个;更次的,3的4次方,81个。
这个数字,和儒生对朝廷上官员数量的理解,是精心对应的。
天子和后对应:1 :1;往下,朝廷是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刚好对应后宫的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
这个等级制,比较符合皇帝对后宫的需求。它是一个宝塔式的等级体系。后宫的等级还和外面官员的等级有对称性。实际上,它和真实的皇帝后宫,相似度是很高的。只是各个等级称号不一样。儒家经典里的名号,比较古朴,大概有点早期历史的依据;真实的皇帝后宫,名号香艳一些,是时尚流行款。
《汉书·外戚传》开头称汉朝后宫制度,是沿袭秦朝的,天子正妻称皇后,妾皆称夫人,妾和夫人已经是同义词了。
汉书也介绍了,在秦的制度下,妾或者夫人,细分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等,汉朝又增加了一些称号。
原来美人是皇后以下等级最高的,现在有一个美人特别得宠,她和皇帝说我要当皇后,皇帝说不行,换皇后这事动静太大。美人就说,不当皇后也行,但反正我不能和那些贱婢平起平坐。于是皇帝说,那就给你个新称号,叫婕妤吧。
再往后,婕妤也多了,于是又有个特别受宠的婕妤说,我不能跟那些贱婢平起平坐,皇帝说,可以,给你个新称号,叫昭仪吧。就这样,汉朝后宫里的嫔妃们,慢慢发展成了十四个等级。往后历朝历代,一方面会尊重儒家经典,另一方面也会不停地修修补补,尤其是少数民族入住中原,那就还要加入一些本民族的元素。
发表回复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